发布时间:2019-03-07丨发布者: 丨 阅读次数:3461
据检方披露的信息,2018年9月19日,男孩小叶与一女同学排队交作业时,发生口角矛盾,不慎弄伤了女孩眼睛,属于轻伤,并未就医。
对此事,女孩的家长曾与男孩家长进行沟通,要求小叶在全班同学面前道歉。
后来,出于对小叶自尊的保护,也是对女同学好,小叶只在班主任老师面前对女同学道了歉。
但是没有想到的是,这个爱护两位孩子的举动,让女同学爸爸林某十分愤怒。他始终认为,如果小叶不在全班同学面前道歉,孩子以后可能会继续被欺负。
这个未能完全解决的矛盾,最终酿成了一场悲剧。
心生怨恨的女同学爸爸林某,带着水果刀来到学校,把男孩小叶骗至厕所,实施暴行。
林某曾在法庭上说,当时,男孩倒地之后,曾求他:“可可爸爸,我再也不敢了。”
可是,被偏激和仇恨蒙蔽了双眼的林某,还是将这个孩子残忍杀害了。
网友们对此激烈讨论:
有人认为男孩欺负女孩就是不对,需要教训;
有人认为女孩的父亲反应过激,无论如何也不该对孩子下毒手;
也有人认为家长之间缺乏有效沟通。
上周五,在大家激烈的讨论中,这个案件一审判决,林某最终被判死刑。
作为一个二年级孩子的家长,看到这样的新闻,特别痛心。心疼无辜死去的孩子,也为林某可惜,一时冲动,就让自己的女儿即将没了爸爸。
有句话说:“所有孩子的问题,基本都是家长的问题。”孩子并不是生活于真空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人际矛盾,尤其是层出不穷的校园凌霸的新闻,让父母们神经紧绷。
如何避免孩子受欺负,如何正确介入孩子的冲突矛盾,是每一个家长都需要学习的问题。
01 家长不应该直接与孩子发生接触
2016年12月,上海闵行某校门口,发生了一起同学家长打孩子事件。
一个7岁男孩,放学时,跟一名同年级女同学纠缠打闹。
女孩的父亲看到,冲上去打男孩,男孩转身跑开,女孩的爸爸竟然继续追打,并将男孩粗暴地摔倒在地,以致男孩全身多处软组织受伤,头也被铁栏杆撞伤。
这一幕被前来接孩子的男孩父亲看到,双方随即发生激烈打斗。
2017年12月,杭州萧山某小学,男孩鹏鹏不小心碰到后排男孩晓晓的瓶子,瓶子摔破了。
晓晓拿着瓶子说“我的瓶子被你弄坏了”,鹏鹏转身回头,被瓶子的破口划伤了额头,鲜血直流。
鹏鹏爸爸得知后,心疼极了,跑到学校,对晓晓打耳光、拳脚相加,孩子被打得鼻青脸肿、鼻梁骨折。
晓晓的家长及亲戚都气坏了,打算验伤后,刑事起诉鹏鹏爸爸。
躺在病床上的晓晓却说:“不要不要,鹏鹏爸爸要是坐牢了,鹏鹏会恨我的,我不记恨他,因为我不想失去一个朋友。”
孩子之间的矛盾,家长会感到愤怒,孩子受伤,家长必定非常心疼,但无论如何,家长不应直接与孩子发生肢体接触。
恃强凌弱,对孩子施暴,绝不是一个成年人应有的行为。
暴力既不利于解决问题,也不利于孩子们以后在学校的相处,还容易事态失控,酿成难以挽回的恶劣后果。
02 过错方应该主动道歉及妥善解决
孩子的成长,是跟社会磨合,跟他人建立连接关系的一个过程,其中,难免有些磕磕碰碰。
如果自己的孩子,不小心伤害到别的孩子,作为家长,一定要有良好的态度,才有利于事情的圆满解决。
我儿子曾两次打闹中被同学推倒,额头受伤,至今仍有伤疤。
作为家长,心中万分心疼,但同学家长态度极好,手机道歉,上门道歉,带孩子包扎,给孩子送牛奶。
真诚恳切的态度,使我的内心平静下来。既然事情已经发生,就得向前看, 也借此教训,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
我儿子也弄伤过别的孩子。有一次,他用铅笔划伤了一名女同学的手臂,我立即手机跟同学家长道歉,我老公赶到学校,跟同学家长当面道歉,并提出带孩子做检查及赔偿。
女孩家长大度谅解了我们,谢绝了上门道歉和赔偿,而我一直关注女孩的伤口,每天跟女孩家长沟通,直到康复。
如今,儿子和同学们相处得很好,没有任何芥蒂。
哈佛大学博士乔拉米卡利说:“同理心让我们更有意义地、满足地与他人连接,是建立爱的关系的核心。”
大多数人都是通情达理的,过激行为往往是情绪没有得到纾解,进而失控。
作为孩子的家长,当自己的孩子是过错方时,一定要秉持同理心,体会对方父母的心痛之情,以真诚实在的态度,安抚对方情绪,积极沟通和解。
03 家长正确引导孩子与人相处
孩子天性喜爱玩闹,但认知能力有限,难免有一些不合适的行为,或遇到不合适行为难以处理。
作为父母,要正确引导孩子,教孩子一些方法。
玩闹有度,注意保护自己
避开容易造成极大伤害的地方,如头、五官、肚子、尾椎等;手里有危险物品,如铅笔、筷子、玻璃、尖锐物品,不能相互打闹。
遇到意外受伤,及时告诉老师及父母。
不能故意欺负、孤立别的同学
教育孩子做一个善良、有是非观的人。家长别自家孩子欺负人,还沾沾自喜,李玫瑾教授说,总是去欺负别的孩子,家长要特别警惕,这一类人容易走向犯罪。
学会处理同学之间的小矛盾
孩子要在社会立足,不能一辈子依赖父母,教会孩子高情商地处理人际关系,对他的将来,有极大的好处。
比如培养孩子宽容的品质、开朗的性格、有趣的表达方式等。
如何保护自己不受欺负
李玫瑾教授教了两个小方法:
↑上一篇:小女孩怒怼家长:我都会用古诗说服人,你呢?只会嗷嗷叫…
↓下一篇:孩子做什么都磨蹭,越催越慢,家长应该怎么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