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4-19丨发布者: 丨 阅读次数:1856
近日,广东佛山一名1岁三个月的男童奇奇因吃香蕉噎食窒息被送进医院抢救。
经过长达40分钟的抢救,3500次心脏按压之后,奇奇才逐渐恢复心跳。
但目前仍处于深度昏迷状态,情况不容乐观。
医生说:孩子因错过急救“黄金4分钟”,以后可能会伴随着脑瘫,癫痫,智力下降等后遗症。
在抢救室外等待的妈妈得知这消息,自责后悔不已,情绪几近崩溃........
说实话,奇奇还算得上幸运,因为他活了下来。
近几年,因误食窒息的案例很多,然而这些孩子却不幸丧命。如:
2015年1月,1个3岁的宝宝被喂食干馒头窒息死亡。
2015年7月,深圳宝安,10个月大的男婴将整个葡萄吞下,噎住窒息死亡。
2017年3月22日上午,3岁零8个月的孩子吃果冻,卡住气管导致窒息死亡。
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每年有5万名儿童意外死亡,其中因气管异物堵塞引起意外窒息死亡的儿童有近3000人。
这组数据令人唏嘘痛心。
可更令人痛心的是,诸如此类意外大多可以补救或提前避免。
然而,因为许多父母却最易:
缺乏喂养常识,而无法提前规避危险;
缺乏急救常识,而无法实施紧急救助。
PART
02
孩子噎食窒息,如何自行急救?
如果孩子因饮食窒息,需要采取急救措施,首先最应该掌握的急救医学知识是“黄金四分钟”。
黄金四分钟,即人在心跳暂停窒息的情况下,在此期间内采取急救措施,就能安全救回。
如果晚于4分钟,就会面临死亡或救回来后脑死亡的风险。
如上文提到奇奇以及其他未能救回来的孩子。
当然,有“黄金四分钟”的急救常识,还需要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那么,孩子因窒息引起心脏骤停,父母要如何利用“黄金四分钟”采取措施急救呢?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气体异物排除法是“海姆立克急救法”。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人民日报》曾提出2种不同急救方法,这里娇妈整理如下,请家长们一定要耐心阅读。
0-1岁:倒提法
1.屈膝跪坐地上;
2.抱起宝宝,将宝宝的脸朝下,使其身体倚靠在大人的膝盖上;
3.以单手用力拍宝宝两肩胛骨间拍背5次,再将婴儿翻正,在婴儿胸骨下半段,用食指及中指压胸5次;
4.重复上述动作,以压力帮助宝宝咳出堵塞器官的异物,一直做到东西吐出来为止。
*注意:勿将婴儿双脚抓起倒吊从背部拍打,不仅无法排出异物,还可能造成颈椎受伤。若是液体异物,应先畅通其呼吸道,再吹两口气,若气无法吹入,则怀疑有异物堵住呼吸道。
2岁以上:按压胸部法
1.在孩子背后,双手放于孩子肚脐和胸骨间,一手握拳,另一手包住拳头;
2.双臂用力收紧,瞬间按压孩子胸部;
3.持续几次挤按,直到气管阻塞解除。
PART
03
如何避免孩子噎食?
生命只有一次。除了掌握急救方法,我们更需要懂得防范于未然。
急救专家贾大成在《救护车到来前,你能做什么?》一书中提到:
0-4岁的孩子因吞咽和咀嚼器官尚未发育完善,又因为正处于好奇探索期,喜欢把食物含在嘴里,或进食过程中玩耍。
因此,这个阶段的孩子,最易引发窒息风险。
↑上一篇:“妈妈,我能玩一下手机吗?”不同的答复,决定孩子的未来
↓下一篇:17岁少年跳桥自杀:你冲动时和孩子说的话,会成为他终生的阴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