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5-08丨发布者: 丨 阅读次数:2049
爱阅读的孩子
人格和三观不会歪
教育专栏作家尹建莉老师说“爱读书的孩子不会变坏”,是的,一个爱读书的孩子,将来怎么也不会走歪。
小时候读过两则故事:
一个故事是关于一朵七色花。
一个小女孩获得了一朵七色花,每个花瓣可以帮助小女孩实现一个心愿。 小女孩用前面6个花瓣帮自己实现了一些吃喝玩乐方面的愿望。 剩下最后一朵花瓣时,小女孩看到一个双腿残疾的小男孩一个人躲在角落里,想和大家一起玩,却没办法站立时,非常难受。 于是用最后一朵花瓣帮小男孩恢复了健康的双腿。
另外一则故事是关于森林里鬼怪。
森林里每打晚上就会发出一句句“咕咚”的声音,小动物们都以为森林里来了什么鬼怪,晚上没人敢出门。 其中有一个小动物发出了质疑,认为世界上不存在鬼怪。 就晚上出去一探究竟,发现原来是木瓜树上木瓜掉到了湖里的声音。
这两个故事更像是寓言故事,但是第一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人要善良;而第二个故事则时刻提醒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人云亦云,要有独立思考能力。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埃里克森研究表明:“对于培养性格,只靠说教是行不通的,只有通过阅读才能有效达到塑造性格的目的。”
作家周国平说:“熏陶是不教之教,是最有效也最省力的教育。”
我们为什么要让孩子坚持阅读?
因为我们要用人类文明和民族文明最好的精神食粮来滋养我们的孩子,为他们终生精神成长打底。
两年前,有一位老人上了四川省的“中国好人榜”,因为他在在四川一个小镇上建了一个可以免费借书的图书馆。
而为了建这个图书馆,老人把毕生挣来的钱,都拿去买书,买了5万多册。
老人的孩子谴责他说:“你把自己辛辛苦苦挣的钱拿来租房子,可以卖钱的旧书拿去给别人免费看,究竟咋想的?”
老陈慢条斯理地回一句:“我为啥要这样搞?你们应该好好学习一下,人的世界观的改造是一个终生的事情……”
“人的世界观的改造是一个终生的事情”,很喜欢老人这句话。
什么能影响一个人的世界观,唯有书籍。
爱阅读的孩子 会有超龄的眼界和智慧
前年有一部叫做《零零后》的纪录片刷屏的朋友圈,拍摄的是10个零零后十年的成长变化。
其中有一位叫做一一的女孩,特别受大家喜爱,因为她总是语出惊人。
三岁时,一一在幼儿园总是喜欢一个人玩,园长和老师们都有些着急,怕孩子太内向了,但是一一却说:“每个人有自己的选择,我有权力这样。”
十年后,一一十三岁,记者再问她现在爱不爱交朋友。她说:
“我小时候认为我不需要朋友,后来慢慢长大,从理性上明白了,我需要朋友,需要生活在集体中才能生存下去。”
“独处和跟朋友交往对我来说都非常重要。如果说朋友是接收来自这个世界的信息的话,那么独处就是整理来自这个世界的信息。把自己和朋友在一起学习到的东西,升华一下,沉淀一下,然后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一个13岁的孩子,为何能说出如此有境界有智慧的话。原因就是一一平时特别爱看书,一回家就把自己关在房间里看书。
有一副很有趣的漫画:一个人看书多少,决定了一个人能站得多高,眼睛能看得多远,心有多宽广。
爱看书的孩子,会有超出年龄的眼界和心胸。
曾经在一个关于讨论孩子阅读的视频节目下,看到令人赞叹的评论:
作家林语堂曾说,没读书习惯的人受眼前世界禁锢:
当我们把一个不读书者和一个读书者的生活上的差异比较一下,这一点便很容易明白。 那个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是受着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锢的。 他的生活是机械化的,刻板的;他只跟几个朋友和相识者接触谈话,他只看见他周遭所发生的事情。他在这个监狱里是逃不出去的。 可是当他拿起一本书的时候,他立刻走进一个不同的世界;如果那是一本好书,他便立刻接触到世界上一个最健谈的人。
眼界决定境界,境界则决定出路。读书,就好像站在大师的肩膀上看世界。
↑上一篇:分享|5名初中生溺水身亡!炎夏将至,家长一定要提高警惕!
↓下一篇:爸爸在家庭教育中怎样做?可以学学《家有儿女》中的夏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