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6-20丨发布者: 丨 阅读次数:1904
在前几天播放的综艺《我们是真正的朋友》中,大S曝光了自己的体重,令一片网友为之震惊,大S的自控力也因此登上了热搜。
她谈到自己会控制体重。
拍电影时,会把体重调到42公斤,拍电视剧或者主持节目,则会精确控制在44.4公斤。
网友评论说:「请注意,大S用的是‘调’这动词,而数字也精确到了0.4公斤,这已经不是简单的体重控制了,而是达到了精准掌控的程度!」
早年间,大S因怀孕爆肥而不敢见人,还自嘲胖了的自己浑身散发着「慈祥」。
于是,下定决心产后瘦身,连老公汪小菲都发博感慨她的超强毅力。
随后,大S的瘦身秘诀曝光。
秘诀无非就是大家早已熟知的「管住嘴,迈开腿」,并没什么新鲜之处。但令网友们惊叹的是大S的执行力:运动不折不扣,饮食超额完成。
原来,这一切都没有捷径可以走。即使是女明星,也要历经苛刻地自控、痛苦地克制,以及同本能的搏杀。
也正是这一份难能可贵的自律,让很多人老生常谈的常识,成为了大S的手中的秘诀。
你持之以恒的自律,就是你的实力!
如果我们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身边那些学习成绩不错、有着巨大潜力的孩子,都很自律。
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曾说:「有一种品质可以使一个人在碌碌无为的平庸之辈中脱颖而出,这个品质不是天资,不是教育,也不是智商,而是自律。」
一个孩子学会了自律,将会受益终生。
02
很多妈妈都会这样吐槽自家孩子:
每天做作业都很费劲,一小时就能完成的作业,拖到睡觉才做完;
不自觉,一会儿看书,一会儿想看电视,一会儿又分心去玩;
一开始学习,就开始各种头痛肚子痛、想喝水想上厕所。
这样的习惯,不仅不利于孩子的专注力,还加重了家长的陪读负担。
儿童心理专家曲韵在《别让所谓的散养害了孩子》中讲过这样一个案例:
有两个来自富裕家庭的孩子,一个16岁,一个18岁,共同特点是厌学。
医生深入研究后发现,这两个孩子厌学的原因竟然和小时候一个共同的经历有关:两人幼时都学过很多才艺,但都中途放弃了。
围棋、钢琴、素描……都是他们自己感兴趣,并提出要学习的。
父母请了辅导老师,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孩子突然不想学了,父母也听之任之。
有过多次半途而废的经历之后,孩子养成了随心所欲的性格,无法自控、经常走神、容易放弃。
这最终导致了他们长大后厌学,甚至放弃高考。
不自律就是如此恐怖,它不仅会一天天腐蚀身体,还会一点点掏空大脑,让人毫无还手之力。
俞敏洪说:「没有自我管理,人生难以变得更好。」
每个人的人生高度,和自律密切相关。
我们常常忧虑孩子想到什么做什么,没一点计划性,往往不能有始有终。
没有天生就自律的孩子,自律的习惯需要父母从小培养。
03
去年夏天,一个爸爸带着11岁的儿子环游世界上热搜,他将钱包交给孩子保管,一路上的时间、路途计划、吃、住全部交由儿子决定,爸爸的职责只是负责骑着摩托车带他赶路。
他们长途跋涉,经过去全国15省,最终回到了福建老家。
在外游玩的时候,孩子也没有落下功课,每天利用晚上的时间学习、做作业。做完作业之后还会自己整理行李,规划好第二天的路线以及记录视频日记。
整个旅途中孩子学会了如何安排自己的时间,如何制定旅行计划,并在实施时合理调整。
这样的高度自律,不是爸爸时刻督促的结果。而是孩子自动自发做出的结果。
爸爸通过让孩子亲身体验生活安排,让孩子有自律意识去安排好自己的行程,这样远比言语说教高效得多。
孩子未来的路需要自己走,没有人能够代替,要想孩子未来有更多选择和机会,自律是必不可少的。
孩子养成好习惯,变得自律,就是在解放孩子,也解放父母。
我们父母要引导孩子,让他们懂得自律是一种寻找内心平衡的最佳方式。
通过培养孩子自律,让他们拥有更多自由支配时间,拥有更加自由快乐的童年。
鲁道夫·斯坦纳在《童年的王国》写过,孩子实际上是一个观察者。
↑上一篇:午休真的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绩?这些科学午休知识不可不知
↓下一篇:小学生赊账百元买零食,家长怒砸小卖部:不跟孩子谈钱,伤害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