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8-01丨发布者: 丨 阅读次数:1839
邓超导演以及主演的电影《银河补习班》。
电影剧情很简单,讲的就是一位坐过牢的单亲父亲是怎么把一个倒数第一名的儿子,培养成全校第一,并且成为宇航员的故事。
因为剧情过于理想化,导致知乎豆瓣上的评价并不是很好。讲真,我也认为“放养半年就让倒数第一名的孩子考上全校前十名”这个剧情设计得不够合理。
但这部电影依然值得父母去看。因为里面有很多细节都揭示了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且被大家忽略的教育问题。
就像邓超昨天在微博上说的那样,参加路演的家长有的说“我再也不骂孩子笨了”,有的说“我从来没和孩子探讨过他以后想干什么”。
这些都是家长看过电影后的反思。
《银河补习班》的故事发生在90年代,邓超饰演的马皓文是一位出色的建筑设计师,却因被人诬陷受贿做豆腐渣工程,锒铛入狱。
七年后,马皓文出狱,儿子马飞被妈妈和后爸抚养,已经上初中,可是却变成了一个成绩垫底、逃学、看小说的问题少年。
是什么让当初那个聪明伶俐的孩子变成这样?是周围人对他的否定。
教导主任当众讽刺马飞:“煤球再怎么洗,永远变不成钻石。”
同学给马飞取外号“缺根弦”。
连妈妈也说:“这孩子本来就笨。”“这孩子就这样,没救了。”
心理治疗师苏珊·福沃德说:“在孩子幼小的心灵里,父母就是整个世界的中心。”
如果父母认定你是个坏孩子,那你就一定是。
妈妈常说“你真蠢”,你就是真蠢,爸爸说你“真没用”,那你就真没用。
马飞就是在一句句否定中,变成了一个“笨”孩子,还差点就沦为打击教育的牺牲品。
幸好马皓文没有放弃马飞,他指责马飞妈妈:“别骂了,一条狗剃了毛都知道不好意思。”
然后抱着马飞说:“不要信你们老师说的话,你是地球上最聪明的孩子。”
在爸爸的信任和鼓励下,马飞觉得自己仿佛就是少年霍金,终于开始努力学习,成绩也慢慢好转。
马飞的妈妈和大部分父母一样,认为拼命挣钱,想办法把孩子送进市里最好的学校就够了。
但是从小缺少父母关爱和陪伴的马飞,别说好好学习,连对生活的热情都没有。
马皓文深知这一点,一出狱就把马飞接回自己身边,照顾孩子的一日三餐,每天风雨无阻的骑着自行车送孩子上学。
虽然住的是昏暗的破房子,吃的是青菜和馒头,但是有了爸爸的陪伴后,马飞看上去比之前快乐多了。
马皓文说:“每个孩子身上都装着神奇的感受器,能感受到大人是不是真的爱TA。”
马飞终于感受到了父亲的爱。
陪伴给孩子的不仅是爱,还有言传身教。
每天晚上马皓文点着蜡烛画设计图纸,马飞就拿出课本学习。
白天马皓文在工地上拼命挣钱,努力工作,马飞也在教室里认真听讲,埋头苦读。
经过2个月的努力,马飞从倒数第一爬到了倒数第五,但是离目标还差很远。
一天被同学欺负和老师批评后,马飞把书包仍在了地上,哭着说:“太难了。这太难了。我真的做不到,爸爸。”
马皓文什么也没说,而是推倒了一个储物柜,对着那些上门赶走他们的人,大喊:“我马皓文,永远都不认输。”
第二天马飞就写了一个纸条放在桌上:“爸爸,我也要像你一样,永远都不认输。”
孩子不听我们的,而是看我们怎么做。
最好的教育不是砸钱,而是陪伴孩子,并让孩子看到我们怎么做。
就像730分高考状元的妈妈所说:“孩子的成长和父母有关系,但是和父母的学业、职位没有关系。为人父母自己也要自律,给孩子树立好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