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父母辈和孩子之间的摩擦与“较量”,可是说透了为人父母的心酸惆怅。热播剧《小欢喜》中的三位妈妈对待不同性格的三个孩子也是费尽了心思······

记得之前腾讯发布过一个数据调查显示,在中国,有52%的子女屏蔽了父母的朋友圈。
他们出于各种原因,拒绝让自己的父母知道并干预自己的生活,也基本拒绝了沟通交流的可能。
当然,更严重的还有,有些孩子跟父母之间好像是“水火不容的仇人”,压根儿就无法共同生活。
这也让我们不禁思考:
为什么很多父母明明恨不得付出所有,却没能养出一个感恩的孩子,反而关系会越来越远?
甚至,不少孩子还患上了抑郁症、边缘性人格障碍等病症(常表现为偏执、缺乏自信、易冲动易怒、人际交往困难等)。
都说教育孩子像爬楼,每个拐角,每层阶梯,都得脚踏实地。
爬的时候气喘吁吁,爬到最高出才能看到最漂亮的风景。
剧中三位妈妈呈现出来的三种格局,恰好是时下家庭亲子关系的缩影。
这三层楼,你爬到了第几层?
01
第一层楼
无界限+控制欲,是最绝望的绑架
陶虹饰演的妈妈宋倩,是个单亲妈妈,女儿乔英子就是她的全部。她“爱”女儿,爱到了让人窒息的程度。辞去重点高中金牌物理老师的职位,360°全方位盯着女儿;
把英子卧室连着客厅的墙壁打通,换成隔音玻璃,无论从家里什么角度都能看到屋内的动态;
没收女儿的乐高,禁止女儿进入天文馆,每天都逼她喝“提神醒脑”的中药汤;
英子翘课跑去爸爸那儿拼乐高释放压力,却让上门寻人的宋倩抓个正着。英子第一次在妈妈面前彻底爆发,母女都觉得自己特别委屈。
宋倩哭着说出这些年一人拉扯英子长大的委屈,而英子特别无措的道歉。

平时也是如此,只要英子有些反抗,就祭出一哭二闹三上吊的大招,鼻涕眼泪一起流,开始亲情绑架:“英子,你可是妈的一切啊!”
这样的全包围式关切,让英子有心事却不敢言,她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不能有自己的情绪,活得像个提线木偶。
宋倩是典型的中国式家长,他们错把爱,当成了控制一方的理由。
其实母女俩都有在为对方着想,怎么说出口的话却变成了刀刀刺伤对方?
《变形记》里有一期城市女主人公:郑莹佳,到农村去变形。原来由于爸爸过于严厉,而且对女儿的控制欲非常强。导致女儿跟爸爸水火不容,爸爸就希望通过变形计这节目来改善父女关系。对于父亲的评价,郑莹佳给出的词汇都十分负面极端:封建、控制欲强、疯狂说教派。
因为父亲太过严厉,她觉得宁愿不要父亲管她,也不想要这种关爱,于是就很想快点逃离开来。郑莹佳父亲的控制欲到底有多强?郑莹佳有多“害怕”父亲?在节目中,郑莹佳和闺蜜逛街。结果爸爸一个电话打过来,吓得立马变了脸色,连说话都颤抖了起来。被爸爸勒令必须在20分钟回家的她,吓得把点好的单退掉,急忙打车回家。
又因为爸爸有不许化妆的要求,在出租车上急忙卸妆……
不仅如此,已经18岁的女儿去参加真人秀节目,爸爸一点也放心不下。甚至是亲自去考察了女儿生活环境之后,才勉强将女儿交给节目组离去……
对于这一切,郑莹佳的爸爸表示这是一个父亲理所当然要做到的事情。“少女这个期间如果没有培养好,走错路走斜了,产生的后果就会不堪设想。”“她自己还没有分辨能力,在这时间还是得不要让她太过于自由吧。”

一个已经18岁的女孩,早就有了自己想法,却还是得服从于爸爸的管制之下。
于是乎,抵触的情绪越来越大,父女之间感情的嫌隙也会越来越大……
我们都知道,父母爱是一种呵护。保护自己的孩子,是父母的职责所在,也是天性使然。这样的爱是真诚而贴心的,孩子需要这样用心地来呵护,只是一旦这种呵护超过底限,就容易变成一种“控制”。而控制欲对儿女的影响,甚至会延续几代人。
英国伦敦大学研究人员做过一项研究,结果显示:儿童时期被父母过多限制行为、干涉隐私的人,长大后独立性较差,依赖性较强,幸福指数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