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5-27丨发布者: 丨 阅读次数:1261
高考你并不孤单,善朝教育陪你走过高考最后的100天。
我觉得语文是初升的朝阳,喷薄而出,霞光万道;是一颗草尖上久久不肯滴落的露珠,晶莹剔透,清澈灵动;是黄昏天边如血的夕阳,映照旅人,染红山川。
语文是古都洛阳国色天香的牡丹;是夜星下静谧的荷塘;是古道边长亭外无声的冷月;是那一双看清世界寻找光明的黑色眼睛。
语文是当阳桥张飞石破天惊的怒吼;是水浒好汉闯神州的风风火火;是林黛玉泪珠下飞红万点愁如海的片片花瓣。
大家好,我是小玉学姐,今天距离2020年高考还有42天。
今天我们邀请到西南政法大学的学姐来给我做分享。
同学们好,我现在就读于西南政法大学,是一名大二的学生。此刻距高考还有42天,我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是我的一些语文技巧心得,也是助我最后几十天提升10分的宝贵经验!
2020年这个特殊的高考,我们应该如何备考语才能快速提分!
1.回归教材,捡拾珍珠
教材、高考试题是本与末的关系。教材是根,是源;试题是梢,是流。在练习过程中,我们要明确考查的知识源于何处,考查的思维源于哪一章节,考查的结构与哪类文章相似……
越是临近高考,越要把教材放在手头。疑惑的问题回到教材中找答案,模棱两可的想法利用教材去辨析。比如,关于写作的辩证分析、立论驳论,教材中有理论有示例,有情境也有活动,所以同学们一定要好好利用教材,同时这也是被很多同学忽略的致胜法宝。
2.限时训练,明确优势
高考考场,我们要拼的不仅是速度更是拼质量。限时训练要求在固定时间内高质量完成答卷。几次训练过后,我们就可以大概清楚自己的优势板块与优势题型,这些是我们保稳的阵地。不断的反思阅读与解答过程,形成自己稳定的答题习惯与思维,确保高分率。
文言文一直是很多同学头疼的阅读类型,我简单的说一下我们在解答文言文时的时间安排和答题思路。文言文阅读的权重是19分,完成阅读与答题最好不超过19分钟。600字左右的文言语段,第一遍要4分钟读完,厘清人物的关系、事件与结果的关联、时间与发展的脉络;第二遍4分钟完成重要词句(加点词语、划线语句和断句句群)的理解;3个客观试题6分钟完成,翻译试题4分钟完成。再用1分钟检查各小题。如果你能按照这个时间和规律答题,做起文言文阅读就会事半功倍。
3.建构中整合,思考中迁移,训练中提升
在冲刺阶段的复习过程中,我们要把之前复习的知识进行归类整合,梳理它们之间的关联,形成知识链、知识串。比如古代诗歌中情与景的关系,首先考虑直接抒情,然后是间接抒情,之后才是借景、借物、借事、借典与借古抒情;在借古抒情中,“古”又分古物、古人、古事、古迹。当把这些知识梳理后,发现不仅在古代诗歌阅读中可以助力,在散文阅读中也同样适用。当知识可以迁移运用的时候,解决问题的能力就形成并且得到提升了。
4.语段写作,打造亮点
在冲刺时期,要求同学们每天写800字的作文不现实,那么找准自己的弱点强化训练就是提升写作水平的必经之路。
在阅读中学习写作,明确语段的特点及作用,打通阅读与写作的关系:分析概括材料语段,道理论证语段,事例论证段,辩证分析语段,结尾总结升华段。同学们可以进行小组接龙写作,也可以抽签决定语段,每人一段,每段200—300字,然后大家一起评价,可以进行多次修改,直到我笔写我心,思路舒畅,思维丰富,句式有变化,语言有力度。
同学们在平常复习时,要做到有的放矢,关键是做到落实到位。一般成绩水平,要做到查漏补缺;中等水平,要懂得对知识归纳整理,形成知识网络结构;优等学生,可以尝试着研究考题考向,提炼考题规律,以达到更高的水平。
很多同学会觉得学习语文是比较枯燥的事情。其实不然,语文是一门美丽的学科,只要你用心认真,就能在成绩与感悟两方面取得收获,因此大家不要产生畏难心理,而要相信自己可以做的很好。
好啦,关于语文的复习我就分享到这里啦,最后送给同学们一句我非常喜欢的语录:再强大的对手,也敌不过你无止尽的坚持!
加油,我在西南政法大学等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