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6-18丨发布者: 丨 阅读次数:1321
高考你并不孤单,善朝教育陪你走过高考最后的100天。
步履不停,方能心怀山海;奋力振翅,就会不负此生。你要相信,所有的路,都不会白白经过。
大家好,我是小玉学姐,今天距离2020年高考还有21天。
今天有我的老搭档王旭朝老师为大家分享
大家好,我是大家的老朋友王旭朝老师,今天要给大家分享的内容是怎么改变低效率的学习,提高总分成绩。
因为距离高考没有多长时间了,很多同学都是抓紧每一分每一秒,甚至减少自己的睡眠时间,可是这样很容易造成只拼时间而忽视效率。
现在的学习任务繁重,很多同学抱着“学习时间越长效果越好”的想法,拼命挤时间去学习,几乎达到了自己的生理极限,但进步仍然十分有限。其实这样的方法只会事倍功半,甚至陷入“学习时间的马太效应”。
所谓“马太效应”,是指强者越强、弱者越弱的社会现象。应用在这里,就是指低效利用时间的同学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学习成效却不见长甚至越来越差,而高效利用时间的同学投入了相对较少的时间和精力却取得了不错的学习成效。
我的建议是:首先需要谨记这句话:“时间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效率。”
其次,一定要做好时间管理,提高时间利用效率。
那么要实施的第一步就是要做好时间规划,劳逸结合。
合理安排好一天的时间,设计出一张细致的时间表,最大化利用时间,切记不要占用了休息时间来读书,否则会造成你在应该读书的时候感到疲劳,所以一定要劳逸结合。比如周末、假期或者自习的时候可以按照记忆规律,早上8点到11点和晚上睡前这两段记忆高峰时期背诵文科类的内容,在下午拿出整段的时间做数学或文理综合卷子。
②学会舍弃,只做最重要的事情。
人的时间有限,无论怎么样计划,都不可能把所有要做的事情计划完。当有很多事情面临选择的时候,当有些任务实在无法完成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办?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只做最重要的事情。
就像如果你今天计划做五张试卷,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各一张。那么,请先做你觉得你最需要提高的那门科目。
③根据不同内容的学习特点来安排时间。
我们不能简单的把24个小时进行划分成一个一个的小格子,然后往里填充内容,然后就管这叫“时间计划”。我们必须学会让不同的学习内容和不同的时间相契合。
比如说:那些需要大量的阅读、理解、背诵的东西,因为容易走神、被打扰,最好选择精力旺盛不容易受干扰的较长时间段来做,比如早上和晚上。
而像做题这种需要特别专注不容易被打扰的学习,可以放在精力不太旺盛,比较容易受干扰的时间。比如下午的时间,或者下课的十分钟。
还有一些同学会很喜欢钻研偏题怪题,老觉得那些比较容易的题目自己一看就会,不用花时间去做!
这种情况下,做难题怪题虽然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你攻破“压轴题”能力,但是在复习中,过于钻研这些题型,难免会陷入既抓不住西瓜又丢了芝麻的境地,甚至舍本逐末,丢掉了基础知识。
并且在高考《考试说明》中有明确指出,不考偏题、怪题。所以建议大家别做无用功。只有牢固住你所掌握的常规思维,常规方法,才能以不变应万变。即使是尖子生,花费很多的时间钻研偏、难、怪题也不是一个好现象。高考毕竟很多都是基础题,丢基础去挖高大上的,是不可取的,更何况难题也是建立在基础之上的。
所以一定要重视基础,避免偏钻,有重点地练习。但也并不是说难题就不可以做,而是不该去“钻牛角尖”。
另外,许多同学漫无目的地做题,做得麻木了,效果也就差了。有时,基本的东西还模棱两可,没有过关,经过大量做题后,巩固了或默认了某种不正确的认识,反而有害无益,甚至打乱自己的复习节奏,得不偿失。
所谓“好钢要用到刀刃上”,无论是听课、记笔记,还是复习、做题,都应该抓典型。做题最重要的是选"好题",千万不能见题就做,不分青红皂白,那样的话往往会事倍功半。
试题往往都是围绕着知识点进行的,而且很多题是相当类似的,首先选择想要得到强化的知识点,然后围绕这个知识点来选择题目,题并不需要多,类似的题只要一个就足够,选好题后就可以认真地去做了。
最后,请大家切记:
那些课堂学习效率不高的同学,把许多课堂应该解决的问题留到了课外,不但加重了课外学习的负担,而且永远也不会掌握学习的主动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