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5-28丨发布者: 丨 阅读次数:1709
高考你并不孤单,善朝教育陪你走过高考最后的120天。
我们通常会成为自己相信的那种人。如果我们不停地对自己说,我做不了这件事,很可能最终就真的失败了。相反,如果我们抱着我一定可以做到的信念,那么相信自己就一定会有能力完成它,即便开始时我们不能。所以,任何时候都不要失去信心,也不要放弃希望,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圆满的过程。
大家好,我是小玉学姐,今天距离2021年高考还有24天!
今天由我的搭档王旭朝老师为大家分享。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善朝教育王旭朝老师。
我们先来看一下今天要分享的作文,这是一篇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
“嫦娥奔月”、屈原“天问,寄托了先民们的梦想与思考。观天象,制历法,研制浑天仪,身绑“火箭”飞向天空,古代科学家孜孜探求浩渺宇宙。新中国成立以来,“飞天揽月”的探索从未间断;上世纪50年代,现代航天业艰难起步;70年代,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飞上太空;今天,“嫦娥”系列将“玉兔”送上月球,带回珍贵的月壤,“天问一号”飞过广袤的太空,即将着陆神秘的火星……一代又一代航天人接力奋进,协同攻坚,不断超越,铸就了中国航天精神。
以“探索从未停步,超越永无止境”为主题,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
① “东方红一号”卫星发射成功后,以当时中学生的身份给学校广播站写一篇广播稿。
② 在电视台“开学第一课”节目中向全国中学生演讲,以学生身份写一份演讲稿。
③ “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后,以学校团委名义跟“天问一号”团队写一封慰问信。
和其他作文一样,这篇作文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文体明确,不得写成诗歌,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好了,接下来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一篇名为“探索未停,超越永无止境”的例文:
曾经,那只是一种想象;曾经,那只是一种梦幻;曾经,那只是某些发达国家才能实现的技术。而如今,在飞速发展的中国,我们用强大的航天精神超越历史,实现了一代又一代人的航天梦。
在新的时代,会有新的航天精神。站在时代的洪流中,我作为一名高中生,始终铭记,虽然我们并不是每个人都需要乘翅高飞,但那种协同攻坚,不断超越的精神,需要我们去继承。那我们又该如何用这新时代的航天精神,去走好新时代的航天路呢?
首先,我们要知道什么是新时代的航天路。说起我们记忆中的航天,可能同学们想起的是屈原“天问”,是“东方红一号”,是“嫦娥”“玉兔”。当我们认真回顾这段历史,会发现它不仅仅是一段历史,也是呈现在全世界人们面前的一段伟大历程。然而,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摆在面前的“里程”,就是把学习的任务完成好,把生活中的困难处理好,去奔赴自己心中星辰大海。
其次,我们还要知道,走好这样一段“新时代的航天路”需要一种什么样的精神。曾经, 我们经济有限;曾经,我们设施简陋;曾经,我们人才奇缺。但在那个时代,我们依然发出了振聋发聩的声音——“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
“自力更生”精神孕育了我国最初的航天精神。重重的困难,像一座座高山,也像翻江倒海的巨澜。但我们与困难酣战,奋勇直前。而新时代的航天之路,或许不再那么艰难,但它更需要我们有一种协同攻坚的精神态度。虽然时代不同,内容不同,对象不同,但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鼓舞着我们不断前行。
有同学会问,作为高中生,我们应该怎样走好新时代的航天路呢?我不禁想起了毛主席对外国友人说过:“天上有两千多颗卫星,我们才两千分之一嘛!就是有两千颗也不能骄傲,否则会走向反面,这是一个教训。”是的,我们不仅要避免懈怠的情绪,更要有虚心耐心的拼搏态度,在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困难坎坷时,保持积极乐观的“新航天精神”,一步一个脚印,攻破一道道防线。我想,只要做到了这些,我们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不管结果如何,这一段历程一定能给我们成长的记忆留下精彩的印记。
习主席说,“新时代属于每一个人。”祖国过去的蓝图建设我们未曾参与,未来的航天征程我们不愿错过。同学们,先让我们在努力学习中锻炼自我,成为一个符合新时代需要的“新航天人”,再用更多的实际行动参与到自己期待的每一幅蓝图建设中去吧。
好了,这篇作文就和大家分享到这里。我们在微信公众号中为大家准备了作文素材,大家有需要的话可以去微信搜索:善朝教育,积累更多的素材,丰富作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