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5-28丨发布者: 丨 阅读次数:2283
高考你并不孤单,善朝教育陪你走过高考最后的120天。
人最大的对手,往往不是别人,而是自己的懒惰。别指望撞大运,运气不可能永远在你身上,任何时候都要靠本事吃饭。你必须拼尽全力,才有资格说自己的运气不好。
大家好,我是小玉学姐,今天距离2021年高考还有21天!
今天我们邀请到了善朝教育弘远老师为大家分享。
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善朝教育弘远老师。
随着高考的日益临近,很多同学们现阶段的注意力已经从复习课本转移到了考试上。
每年高考,超常发挥的大有人在,失常的也不在少数。这时就会有很多同学担心:我会不会也发挥失常?
今天我就和大家一起看看这个问题。
首先、我们来看看,为什么会觉得自己发挥失常了?
从统计结果来看,每年高考失常或超常发挥的,都是极少数,大部分都是正常发挥。其实失常与否,往往都是同学们的主观感受。
比如我有位好朋友,当年高考语文考了75分。她起初总和我们说,她是发挥失常了。
她说“平常我多少都能考及格,高考就考75,是发挥失常啊。”
后来她告诉我,发挥失常只是在自我安慰,为什么考差她心里清楚。
她说“她语文怎么可能考得好呢?压根就没怎么学,老师说学好数学、英语就行了,所以语文就不看、不背、不写。如果这样都能考得好,那岂不是太不公平了?”
所以,发挥失常一定是有原因的。比如:没有好好上课、没有好好复习、没有合理安排做题等等。
很多时候考试结果不好,并不是发挥失常,而是实力使然。
那为什么总会担心自己发挥失常?
举个例子,你是一个数学和英语成绩都很好的学生,平常这两科分数都在120分左右。
但是某次模拟考试,你数学考了135分,英语考了105分,数学那“多考”的15分带来的兴奋,是很难抵消你英语“少考”15分所带来的难过。
过了很久后,你还会记得,那次英语“失常”带来的感受。
这种阴影,会加剧你在考试时的焦虑、紧张、恐惧,导致你一遇到考试就辗转难眠,考试中精神也难以集中,总想上厕所。
久而久之,你就会给自己下一个定论:我一到大考就不行!
这样的定论,会让你每次考试,都带着“反正考不好”的心态。你自己都不相信自己能考好,那么发挥失常是必然的。
如此,你就会陷入恶性循环了:担心——失常——加剧担心——更加失常……
所以,我们该如何避免发挥失常呢?
1、做好心理建设。
不想发挥失常,我们必须要调整好心态。
首先,弱化“失常”给你带来的影响。多关注自己没考好的原因,而不是盯着没考好的结果,让自己陷入自我否定和自我怀疑中。
其次,当你意识到自己给自己下了错误判定后,也不要急躁也不要慌乱,静下心来,好好从基础开始复习。把胡思乱想的时间用来学习,用行动去完成心理建设。
2、做好紧急预案。
高考不存在100%的成功,分数也不可能100%让人满意,考试中总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
比如监考官是你的初中校长、考试时天气影响了心情,这些客观因素,都会在主观上影响你的答题。但是这些意外并不会直接导致你发挥失常,只要我们有办法解决,就能减少,甚至消灭其影响。
那么,如何做到“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呢?
四个字:全真模拟。
把每个科目最近5年的高考真题翻出来,从考前准备、考试时间安排、到考试过程、考后调整,都按照高考实战进行全真模拟。
比如模拟考数学,那你就可以从前一天就开始做好考前准备,进行全真模拟,具体如下:
前一天晚上,复习知识,适当紧张,感受这个过程和心态的变化,也要考虑到第二天上午要先考语文,所以前一天晚上没有太长时间复习数学。
到了第二天上午,因为要参加语文考试,所以没有时间复习数学。
中午十二点吃午饭,清淡饮食,然后休息半个小时。
一点起床,简单洗漱后,准备去考场。
一点十五左右到达考场,翻看笔记和错题本。
一点半进入考场,闭目回忆知识点。
两点,拿出试卷开始答题,看好时间,注意填涂答题卡,不要提前或者延迟交卷。
答题后留意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想上厕所、做题患得患失、笔没墨水了、铅笔断了、橡皮擦把试卷擦黑了等等。
模拟结束后,将这些问题一一罗列,请教老师同学或者凭经验,找到应对方法。
多模拟几次,验证自己的方法是否适用。
这样做不是为了避免考试中出现问题,而是让你在遇到问题后,能立刻知道怎么做。
3、120%完成复习计划。
这一阶段,同学们肯定都有自己的复习计划,并且也在执行中。
如果是100%完成计划,稳定地执行,那对于稳定心态和学习状态都是有益的。
如果我们能做到120%完成计划,这多出来的20%就会成为一种新的动力:我已经准备的足够充分了,这20%足够我应对考场上那些未知的事情。
这时候,你的潜意识也会告诉自己:我能配得上更好的成绩!
要如何120%的完成复习计划呢?
一是计划要松紧结合;二是要提高计划执行的效率。
所以同学们,从现在开始一定要好好复习呀!加油吧,为最后的冲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