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8-11-16丨发布者: 丨 阅读次数:2411
能让亲妈瞬间变后面的时刻大概就是辅导孩子作业的时候了,之前我们也提到“不写作业,岁月静好;一写作业,鸡飞狗跳。”陪孩子写作业成为了许多家长的难题,那么聪明的家长都是怎样辅导孩子作业的呢?
陪孩子写作业更好
对于低年级的孩子来说,可能家长的陪伴会帮孩子打好学习的基础,培养出一些好的学习习惯;如果再低年级的时候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升入高年级之后就很难再纠正了。
但是陪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常常会有家长急功近利,于是常常因看不惯孩子磨磨蹭蹭效率低,气急攻心;常常因看不到孩子自觉学习的迹象而气急败坏。家长们期待通过耐着性子,兢兢业业的辅导孩子做作业达到陪伴的目的,但效果越往往南辕北辙。
家长错误的方式分为三种
“过度负责”型
孩子做作业时家长就守在一旁,一出错,“帮忙”擦掉重来。这样的陪伴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干扰,看上去好像是在辅导孩子,但实际上打断了孩子的思路,让孩子们无所适从。
“严密监视型”
监视“犯人”一般监视着孩子学习,一旦发现孩子稍稍走神立刻提醒,这样360度无死角的监控着孩子,孩子更多心思会想爸爸妈妈是不是在看着我,孩子边写作业还要边顾虑这爸妈,这样写作业的效率怎么能高呢?
打断了孩子的思路,让孩子们无所适从。
“标准化检查型”
很多家长喜欢在孩子完成作业之后帮忙检查,检查是有必要的,但是极小心负责的检查作业不仅会让孩子养成懒得动脑的习惯,也会让家长感觉到身心俱疲。
陪孩子写作业陪的是习惯
家长陪孩子写作业是为了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家长们一定不要本末倒置,忽视了孩子的主体地位。孩子在写作业时,为孩子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尤为重要,比如在孩子写作业的时候家长也可以在一旁读读书,看看报等等。
最后让孩子自己养成检查的好习惯,很多孩子写完作业把检查的工作丢给父母,久而久之就养成了“完任务”的心理,孩子会想着反正爸爸妈妈会帮我检查出错误指出错误,那我写完就完事儿了。在检查作业时,家长更多的是扮演督促者的角色,这样既不会让孩子形成依赖父母检查、改正错误的习惯,又能养成多思考,多检查的好习惯。
陪伴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需要父母不断的摸索,且行且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