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9-04-12丨发布者: 丨 阅读次数:1810
《中毒的父母》一书中有言:
“小孩是不会区分事实和笑话的。
他们会相信父母说的有关自己的话,并将其变为自己的观念。”
如果父母的话都不能相信,孩子还能相信谁?
01
前些天,网上流传这样一段视频。
一名11岁男孩,在别的孩子都进入甜美梦乡时,他却战战兢兢来到警察局称要“自首”。
警察询问后,结果让人啼笑皆非。
原来,小男孩平时喜欢动漫,就用省下的零花钱购买了大约四五百张游戏卡片。
妈妈怕他沉迷其中,就骗他说,买卡片已构成违法,要他到派出所“自首"。
在强烈的不安与巨大的压力下,小男孩选择了带着卡片来“自首”。
这样的新闻一出,评论区炸了。
有网友觉得“善意的谎言而已,没有那么严重,谁小时候没有被骗过”:
但更多的人表示“心疼”男孩:
更有人直言,如果是自己,就再也不会相信大人了。
武志红说过:“大人常犯的错误,是不把孩子当作一个人来尊重。”
父母觉得孩子小,好哄骗,为了教育孩子,随时上线各种花式“欺骗”:
“再不听话,警察就要来抓你了”
“再不睡觉,大灰狼就要来咬你了”
“再不吃饭,医生就来给你打针了”……
其实很多家长不知道,在孩子的幼小心灵里,父母就是整个世界,父母说的话,有时候就是真理。
正如心理学书籍《原生家庭》说的那样:
“孩子对语言信息,就像是海绵吸水一般,完全不加选择地全盘吸收。”
无论谎言再小,无论善意再大,父母都不要用谎言来进行教育。
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你的一句谎言,它的“副作用”有多大。
02
虽然不用动手,只是在愤怒时吓唬吓唬孩子,但是,这种不经意间的“吓唬”,对孩子的伤害远比你想象中的深。
在所有吓唬孩子的话语中,“我不要你了”这句话对孩子的伤害是最大的。
用“抛弃”作暗示,用“父母的爱”作为威胁,一次两次可能会有效果,但是长期下来,留给孩子的是恐惧和压力。
曾经在网上看到这样一则故事:
这是发生在2016年的真实事件。
“我一直怀疑自己不是亲生的,因为我十一二岁时,父亲曾说我不是亲生的。
到我快20岁时,有人来我家和父亲说事,我总觉得他们在讨论我的身世。
每当在电视上看到寻亲的事,我就特别想找到自己的亲生父母……”
这是当事人刘先生面对采访时的原话,而这也是折磨了他多年的心病。
他说,父母也曾多次向他解释,当年不过是一句玩笑话,可他就是没有办法相信。
当时的刘老汉,早已过了知天命的年龄,和父母生活了大半辈子,却无法相信眼前80多岁高龄的老人,就是自己的亲生父母。
整日奔波在寻亲路上,搜寻报纸上大大小小的寻亲启示,生怕错过任何信息,整天想着揭开自己“身世”之谜。
连自己的儿子也忍不住“吐槽”父亲:
“我爸也不知道怎么了,明明就是一家人,他老说自己不是亲生的。
为这事我爷我奶没少伤心,今年过年,他又说起这事,把我奶奶又气哭了,我怎么劝他都没用……”
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却因为父母的一句玩笑话,刘先生心生疑惑几十载,让自己痛苦不堪不说,还严重影响了家庭和睦。
↑上一篇:《少年说》一位爸爸被逼当众表演,家长也应该知道被支配的人生有多恐怖?
↓下一篇:C罗逆天实力背后:自律的孩子,到底有多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