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家长说:小学一年级孩子基本不用管,随便考考就能打95分,让孩子自己学就好了。
其实不然,一二年级,是孩子学习态度和习惯养成的关键期!
小学一二年级所学的知识点固然是小学阶段里最少的、最浅显的,孩子不用费特别大的力气就能学会。
但是,孩子之间拉开的差距岂是试卷上的数字就能全部展现出来的?
小学六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孩子极其依赖父母的时期,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
能够让家长的努力产生事半功倍之效果的也就是一二年级这个阶段了。
孩子对于学习的态度、在课堂上的表现、在学校老师心目中的形象,都将直接影响到孩子性格特点的形成。
会开始主动积极地接收知识,很多机智的表现,会不时地让父母惊叹。
我们发现,这时候我们口头上能教给他们的东西已经不多了。
作为家长,在这个阶段能做的,也就是多给孩子提供优良的学习空间与条件,借助书本给孩子传递丰厚的知识。
今年准备上一年级的孩子刚刚暂别了任情任性、恣意玩耍的幼儿园,进入严肃规范的小学校园,开始校园生活,不适应是必然的。
这个时候很多家长认为,孩子在一二年级所学的知识是小学学习中最少的、分量最轻的。
这时候应该让孩子拥有自由的空间,等到关键时刻再抓一把也不迟。
对于这种看法,真正懂得教育的老师往往无言以对,只能以”呵呵“应对。
孩子的很多或好或不好的行为习惯已经养成,很多时候已经不再听家长的话了。
这时候再下决心要紧跟孩子,往往付出的是比别人多很多倍的努力,还不见得有效。
一二年级,是孩子极其依赖父母的时期,也是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时期,以及大脑智力开发的黄金时期。
如此看来,能够让家长的努力产生事半功倍之效果的也就是一二年级这个阶段了。相信不论是在生活还是学习中,我们都应该能时刻感觉到孩子对我们的依赖,孩子很听父母的话,觉得父母说的就是真理。所以尤其是在生活中行为习惯养成方面,父母所扮演的角色极其重要,需小心地言传身教。 而在学习中,一年级作为孩子学习生涯中的第一个转型期。孩子对于学习的态度、在课堂上的表现、在学校老师心目中的形象,都将直接影响到孩子性格特点的形成。
很多低年级的孩子,因为父母的不重视,没有及时意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从而在课堂上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坐不住、喜欢打岔、不爱抬头、不懂得听课等表现。在开学后的第一次考试就出现不理想的结果,看到老师对优秀学生的表扬与称赞,孩子开始变得不自信,变得内向起来。
所以,家长老师要帮助孩子树立学习意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找到学习方法,让孩子获得学习的动力,使孩子尽快适应学校生活。
都说万事开头难,一二年级家长如果抓的好,孩子以后会越学越轻松,爸妈会越管越轻松,很快就完全不用管。这个阶段如果家长不重视,懈怠了,会毁了孩子整个小学阶段,甚至整个人生,这绝不是危言耸听。
一二年级家长该帮孩子抓什么呢?
记得曾有几十年一线教学经验的老师说过,学习的奥秘就是:
↑上一篇:黄磊女儿多多是家务小能手:舍得用孩子,孩子才能成大器
↓下一篇:距离高考100天——小玉学姐:高考,没有那么多如果当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