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3-11丨发布者: 丨 阅读次数:1656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你们好,最近,很多高三的小伙伴在微博留言说:“我好累啊,我明明那么努力,为什么成绩还是提不上来?” “我好崩溃啊?为什么这个世界这么不公平?我那么努力,还是学不会!”“我到底要怎样努力,才能变得优秀?”
有的人,一个晚上背十个单词,他觉得自己努力了;有的人一个早上看了十页的教材,他觉得自己努力了;而有的人每天一套试卷,他觉得自己努力了……
所谓的“努力”,到底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每天几套试卷不停的做?每天单词不停的背?每天写几十页的笔记?
不,我觉得不完全是。
我觉得“努力”是用自己的最大能力去做一件事情。
但是,很多人都不会那样的拼命,相反,只是沉浸在自己所认为的“努力”之中。
一个人,一天背十个单词不算努力,一天写一套试卷也不算努力。但是,如果每天背十个单词,每天写一套试卷,每天看十几页教材,这,就是努力。
最近的你们,是否觉得厌倦、迷茫、无趣?似乎这一切都那么的无关紧要,甚至有些想要放弃,反正只有八十多天了,听天由命吧。
每天在家里面听着老师的网课,有时候网络的卡顿都会让自己感到暴躁与厌烦。早上可能窝在被窝里,原来的作息不能继续坚持。每天穿着睡衣,毫无精神,对周围的感觉变得迟钝,抱着手机电脑,似乎这就是自己的一切。
尽管很想努力,很想回到自己在学校的那种状态,可是怎么也做不到,只能尽量控制自己玩手机的欲望,可是当自己在手机上消磨了一次又一次本该学习的时间,内心就会很焦虑,可是对现实又无力改变,因为在家里面真的连穿戴整齐都很难做到。
你们要知道,这个寒假这么长,是上天在给你们一次选择的机会。要么自律腾达,要么堕落成瘾。
想想自己每天花在其他地方的时间有多少?想想自己每天可以用来学习的时间有多少?
当你具体到以小时为单位的时候,你仔细想想,自己这些可利用的学习时间都用来干嘛了?
不努力不可怕,最可怕的是假努力。它会让你陷入一种错觉——你很努力,但是效果不明显。
可能你拿着笔坐在书桌旁,你就会觉得自己在努力了,可是你到底学到了什么?学习是拿着笔就能提高水平的吗?当然不是!你得过脑子啊。
我高中的时候,有一段时间,我做英语笔记,每次都是想着我要努力,我要学习,于是,我就找书上的那种细小的语法,然后用笔记本工工整整的抄下来。
但是自己又坚持不了很久,过一段时间又放弃了,之后,我热情上来了,就继续抄,可我发现之前写的笔记很乱我看不懂,于是我又重新写。
最后的结果就是,我把有关于定语从句的知识点抄了三遍,其余的一遍都没写。而其他人早就利用我抄的时间看完了所有语法知识。
所以,别让你的努力只感动到了你自己。
学习现在对于你们而言就是高考考个好分数,将来考个好大学。但其实不是的,学习是一件终身的事情。
你要学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为人处世之道,各种经验,各种技能。
对于学习而言,效率是关键。
哪怕整天你拿着书,但是你却不去理解书里面的内容,那也是没有任何用处的。只能给你心里面增添一点安慰罢了。
当你看着自己工工整整的笔记,整整齐齐的书,当你写完了一只笔芯时,你可能会在内心感叹道,啊,我好努力啊,我太勤奋了。
可是当你写作业时,却写不出来,于是挫败感打击到了你的内心。
为什么学习了那么久却没有效果,为什么别人做什么题都会?而自己看了那么多的笔记,看了那么久的书,却一道题都写不出来?
结果很显然,就是因为你不够努力。
你知道自己不够努力,你也很清楚自己每天究竟在干嘛,可是,你还是要安慰自己,我已经很努力了,我在学习,我在思考。
不需要每天累死累活的做题,也不需要每天带着崩溃的情绪看书,正常一点就好了,早睡早起,少看手机,少玩儿游戏。
三个小时可以拿来学习,你不必三个小时都在学习,你可以两个小时玩儿,一个小时学习啊。你认真学习一小时,比你在那儿三个小时发呆强多了。
于是,可能又有人给自己找借口,劳逸结合嘛,先玩儿了,我等会儿再学。你要是玩儿手机,别说两小时,十小时都把你拉不回来。手机真的对于现在的你们而言是致命的,当然也不排除有自控力极好的同学。
你的努力,不是为了安慰自己的,也不是为了做给其他人看的。你不要过度的逼自己努力,仔细想想你到底为什么而努力。
现在很多鸡汤会说,你现在要是不逼自己一把,那你以后会后悔莫及。但是你一味盲目的逼迫,只会让自己在学习的时候陷入神游或者效率更低罢了。
你要主动的去努力,而不是为了安慰自己心中的焦虑而做出努力的假想。要学习的,不只是你这个人,你的心,你的脑,都要处于学习的状态。
最后再说一点,太用力的人,跑不远。
太用力的人往往期望更高,当你没有达到自己的预期时,你的失望也会更多。长此以往,只会打击到自己的积极性。一杯水不少也不多,才是最完美的。
同是寒窗苦读,怎愿甘拜下风。
加油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