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0-03-12丨发布者: 丨 阅读次数:2478
亲爱的高三学子,你们好!我是柳瑞旗老师。庚子年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扰乱了我们的学习、生活节奏,使2020年的开年蒙上了一层阴影。现在距离高考八十多天的时间里,我相信每一位高三学子都已蓄势待发,全力以赴迎战即将到来的高考。但是因为疫情的影响,不少高三学生心中充满种种担心,如在学习备考过程中总是对自己充满怀疑,跟不上老师的复习节奏;在家复习效率不高,没有学习氛围,总是处于一种不安的焦躁中……
纵然路有坎坷,我们也会勇往直前,即使蜀道峰连,我们也会直挂云帆。我们要知道,全国的高三学生也和我们一样。千锤百炼待鼓成,仅有一锤定鼓音。人生如战场,高考之于我们就如同战士出征,能否在“鼓”上以一颗平常心敲好这气定神闲的定音之锤,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这场决战的成败。所以,在高三后半期,更多的是心态的竞争,当你拥有良好的心理状态时,复习的效率也会事半功倍,关于如何调整状态,我们可以这样做:
一、保持适度的焦虑。科学研究表明,适度的焦虑和紧张,对提高学习效率、激发学习动力有着非常大的积极作用。没有学校里紧张的学习氛围,无法参照同学们的学习状态,保持适度的紧张和焦虑可以使我们在考试中最大程度发挥出自己的水平。但是,过度的焦虑会造成精神高度紧张,如恐慌和紧张、心烦意乱、注意力分散、记忆力减退等现象。
二、克服“舌尖现象”。不知道同学们有没有这样的经历——一些题目,答案明明就在嘴边,但就是写不出来;一些平时很简单、很熟悉的字、单词或公式等到了嘴边就是无法记起,考试过后却突然忆起……心理学上称这种特殊现象为记忆的"舌尖现象",舌尖现象是因为大脑对记忆内容的暂时性抑制所造成的。所以,当我们遇到这样的情况时,要保持冷静,将注意力转移到其它题目上,也许就能受到启发而茅塞顿开。
三、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班杜拉提出“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为所进行的推测与判断。通过积极的自我暗示可以提高自我效能感。成功者每天都会对自己说“我行”“我一定行”“我可以成功”。心理暗示就好像给人贴标签,人的发展常常会如标签上表明的那样发展,当人自认为怎样时,他的神经系统就会传达出一个不容置疑的指令,“命令”人随之发生相应的改变,这就是所谓的“标签效应”。我们在无意中接受这种信息,就会做出相应的反应。
凯撒大帝在小亚细亚吉拉城大获全胜,欣喜的凯撒给罗马友人报捷时只用了3个拉丁语单词——“Veni!Vidi!Vici!(我来了!我看见了!我征服了!)”惜字如金,却是掷地有声、铿锵有力的最强音!我来,山河退路;我见,万千瞩目;论前方对手何如;且待,我来征服!
拿破仑远征意大利,率领大军翻越阿尔卑斯山时对士兵们说:“在山的这边,是枪炮和泥泞;在山的那边,有鲜花和美酒!”我们也可以说:在高三的这边,是艰辛和汗水;在高三的那边,是收获和成功。
黑人领袖马丁·路德金有句名言:这个世界上,没有人能够使你倒下,如果你自己的信念还站立着的话。是的,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不要熄灭心中信念的火把。英雄是什么?是生而平凡,却敢于迈出第一步的人。十八而志,不负光阴,续梦前行。
2020,只争朝夕,不负韶华!愿每个挑灯苦读的过往,都在今夏迎来明媚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