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1-05-28丨发布者: 丨 阅读次数:1099
高考你并不孤单,善朝教育陪你走过高考最后的120天。
你所做的事情,也许暂时看不到成果,但不要灰心或焦虑,你不是没有成长,而是在扎根。
大家好,我是小玉学姐,今天距离2021年高考还有76天!
今天我们邀请到了北京邮电大学的一位学长为大家分享。
亲爱的学弟学妹们,大家好,我是北京邮电大学的学生。
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我的高三时期,那一年的时光我竟像度过了万水千山一般,没有经历过的人永远谈不上感同身受。在那种巨大的足以令人窒息的压力笼罩之下,我的整个世界在6月8号之前都没有了色彩。
那一年我刚升高三,浑浑噩噩不思进取,志愿只是本市的三流大学。不知道是哪来的自信,让我觉得自己不用那么刻苦也能考得不错。虽然照我当时的水平,在全校可以排到100多名的位置,但我们学校的100多名只够上三流大学,学生总体成绩可想而知。
一个人的想法往往能一瞬间产生天差地别,我就这么经历了一场天差地别。
我印象很深的是,那次期中考试是全市联考,全年级的排名情况都被张贴在楼下的告示牌处。我凝视着排在我之前的那些名字,在人声鼎沸的人群中竟然出奇得沉静。这些名字那么普通又那么扎眼,红纸黑字让我挪不动脚步。我把那150多个人名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突然觉得很不甘心,为什么排在前面的不能是我,为什么我要让这么多人轻易地就超越我,为什么我让自己处在这样的位置还不想改变。
那个下午我就像受了天大的委屈一般,暗暗在内心下了决定,我不要什么可以凑合的大学和专业,我要真正有选择的权利。
我就像变了一个人似的开始学习,说是破釜沉舟也不过如此吧。我可以在座位上坐一整天,除了吃饭回寝室,十几个小时可以一动不动,甚至连抬头都吝啬,因为我知道自己要补的知识点实在太多。我利用回家的休息日买了数十本资料书和历年考卷,都说理科生的日常就是刷题,那我比别人多刷一倍的题,应该很快就能赶上了吧。
也许是因为我没有真正进行过题海战术,不懂刷题刷到机械是什么感觉,但我想就此拼一把,看看自己的极限到底在哪里。
我开始每天都早起,早五分钟就可以复习一篇文言文,背几个单词,或者记几个化学公式。午休更是要带着作业、书本回寝室,1个小时的午休时间我往往只睡15分钟,剩下时间用来做几个综合大题。晚自习下课后,离熄灯还有50分钟的时间,我通常等到还剩10分钟时才和几个同学匆匆忙忙跑回寝室,迅速洗漱完毕后,上床还是开着台灯继续做题。
那时候一天之中最放松的时候,就是趁着月光稀疏,奔跑在回寝室的路上。夜寒露重,校园里的树早已落光了树叶,只剩光秃秃的枝丫在路灯下颤动,斑驳星辰点点映射,显得我的身影更加孤单。
但是高考这条路,本来就是孤单的。
后来的期末考试我考了年级第38名,所有人都很震惊,但只有我自己知道这条路我是怎么步履维艰地走过来的。
我内心很清楚,在高考来临之前,我永远也不能真正的放松。在家里我继续着学校里的作息时间安排学习,我也没有上辅导班,因为我更愿意靠自己的节奏来过好这个寒假。我又去买了一些真题,包括近10年的模拟题,我还是相信实践出真知。
一套试卷我做完之后可以把所有题目都吃得透透的,然后再继续做新题。题目做累了我就看会语文或者英语来换换脑子,看几篇范文或者整理几个英语知识点例句,然后继续回到题海中徜徉。
有时候累到极限真的做不下去了,我就会跑到门后看自己贴的日历,然后用力地把今天划掉,告诉自己,看,又少了一天。
还有一种支撑着我的力量就是恐慌感,我一直害怕自己稍不努力了就会回到以前的状态,所以我不得不比坚持再多一点儿坚持,比奋力再多一点儿奋力。
成功不会无缘无故找上你,任何机会和进步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如果大家都一样努力了,那么优越感就来源于锲而不舍的精神。
开学后的氛围明显和以前不一样了,总是有一种压迫感在逼迫着我们,而随着高考日子的临近,这种感觉与日俱增。我们不得不承受住来自心理和生理的双重考验,但在这种巨大的压力下,人的爆发力也是极强的。
教室开始一天比一天安静,你能从每个人脸上感受到这种焦灼,而每次测验出成绩的时候,这种感觉更甚。你永远也不会满意自己的这一场考试,总是有各种各样的纰漏会让你失分。而如果这分是失在高考考场上,估计会哀嚎遍野。于是大家都埋头反思自己的过错,我甚至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一步,如果没有错题反思的话,做多少题都是无用功,因为同一类型的题,你会一直错下去。
每个人心里都明白这一点,大家更明白时间的紧迫性。十年磨一剑,高考跟这数十年的寒窗比起来也就是一瞬间的事。但如果亮剑的这一瞬间你做不到锋芒毕露,那也就意味着这十几载风寒雨雪都不过是一场梦话。
于是每天不断地练习练习练习,把每一次测验都当成是一场战役,把每一道题目都当成是一个敌人,然后笔为剑,纸做盾,进行一场又一场的厮杀。我就在做对的一道道题中寻找慰藉,在一次次更高的分数前露出一丝丝笑意。
人的意志有时候会产生无穷大的力量,而我就是靠着越来越麻木的意志力支撑着自己走下去。做成一件事也许并不难,难得是持之以恒地坚持一件事,而高考就是我们坚持了这么久的一件事。在高考这条路上我们都形单影只,茕茕孑立(qióng qióng jié lì),却也都左呼右拥,成群结队。
在第三次模拟考试中,我的名次终于进入了年级前十,这也就意味着我有希望报考更好的学校,但我知道,一个小小的失误都有可能导致我报考失败,于是我仍然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无穷无尽的测验也使我变得无比镇静,这种镇静就如一滩湖水,激不起一丝波澜,我想我真正做到了心如止水。
也许是因为被磨砺得接近于麻木,高考时我竟没有太慌张的感觉,就像午后在教室里的一场测验,我就这么结束了我的高中生涯。后来的一切都像是提前安排好的一样,我顺利报考了北京邮电大学,那1000多个日日夜夜的心血总算没有白费。
现在偶尔想起那段时光,我心心念念的只有感谢,感谢那些一直认真教导辅佐我的老师,感谢一路相伴了三年的星辰日月,感谢那些在我身边时时鼓励慰藉的同伴,最后,感谢那个不离不弃,奋力拼搏的自己。
加油,学弟学妹们,你可以的!我在大学等你!